1、特点
抗重压、耐磨性强、不起尘、增强地面防油性,抗渗透,便于清洁卫生。混凝土进入初凝后即可施工,施工工期较一般比较长,但使用效果更佳。
2、使用范围应用与重摩擦、易损伤、高冲击力的场地。如:重型货车、叉车辗轮频繁,重货车期堆积以及高精尖技术加工生产需防尘的大型机床车间、机器设备重压车间,容易溢油、耐油防滑耐磨的场所,仓库、码头、装卸机械工厂、飞机停机坪、停车场、电子工业、高速公路、纺织业、军工企业。
3.1常规技术指标
检测项目 | 技术指标 |
抗压强度(MPa) | ≥80 |
抗折强度(MPa) | ≥11.5 |
耐磨度比,% | ≥300 |
表面强度,mm | ≤3.30 |
3.2其他技术指标
3.2.1耐油性:耐磨地面本身不具备耐油性。如果要达到良好的抗渗耐油性能,可便用HOPER液态硬化剂、混凝土密封固化剂从而使耐磨地面表层有更佳的致密性、达到良好的抗渗性,并可以提高地面的耐磨强度和光泽度。
3.2.2抗腐蚀性: 骨料标准盐蚀试验.,42d自然电信恒为正、稳定值+0.5㎜(S.C.E),最大值+120MV(S.C.E)水泥试体,5%NACI
3.2.3溶液浸泡:2年零3个月无锈斑。
4、施工工艺4.1前期准备
4.1.1与总包确定地坪施工区域位置颜色,并及时通知施工队。
4.1.2与总包确定基层混凝土浇注厚度、标号、坍落度。混凝土浇注厚度须不小于5cm,混凝土标号不小于C25,混凝土坍落度须控制在120mm-140mm。。
4.1.3施工前,必须严格检查待施工地面标高,必要时通知总包进行处理,以保证混凝土浇注厚度。
4.2混凝土浇筑
4.2.1混凝土浇注前须对基层进行界面处理,界面处理时须严格控制用水量,导致混凝土坍落度下降。
4.2.2混凝土基层用钢筋网片须平整度良好,铺设钢筋网片须在混凝土基层中间位置。
4.2.3混凝土基层平整度须控制在2m靠尺5mm内。
4.3耐磨地坪施工机具
平板震动器,砂浆搅拌机,水泥镘光机,不锈钢靠尺,木抹, 铁抹,水桶,喷壶,手推车等另准备以下机具:
a)泌水工具:橡皮管或真空吸水设备。
b)平整出浆工具:中间灌砂的Ф150钢管,长度大于地模宽度500mm以上,两端设转动拉环。
c)平底胶鞋:混凝土初凝后使用;防水纸质鞋或防水纸袋;
4.4地坪施工
4.4.1第一次布料
a. 第一次布料工艺流程为:撒料,提浆,刮平。
b. 严格控制撒料时间,撒料时间在混凝土初凝前,人踩上去地面下限5mm为宜。撒料均匀,不得漏撒。第一次布料地坪砂浆材料用量占总材料用量的2/3,总材料用量约5kg/m2。
c.提浆时,抹光机走线须均匀有条理,以保证每个位置提浆效果一致。
d.刮平时须用3m靠尺或平杆振动器(平杆长度不少于2.5m)刮平。
4.4.2第二次布料
a. 第二次布料在第一次布料完成后立即进行,撒料前先用3m靠尺检查地面平整度,低洼部分着重撒料。第二次布料地坪砂浆材料用量占总材料用量的1/3。
b. 第二次布料工艺流程为:撒料,提浆,刮平,提浆。
c. 均匀撒料、条理提浆,仔细刮平。
4.4.3收光
a.收光工艺流程为:第一次压光,找补,第二次压光,找补,第三次压光
b. 布料完成后,立即对地坪进行第一次压光
c. 在一二次压光间隙,对地坪上存在的沙眼和边角进行人工找补,两色交叉区域进行污染清理
d. 在地坪凝结至人踩上去有脚印但不下陷时进行第二次压光,要求不漏砂,上表面平而出光
e. 在二三次压光间隙,再次对地坪上未修补的沙眼和边角进行人工找补,两色交叉区域进行污染清理
f. 在混凝土终凝前,人踩上去有脚印但不下限,且抹子抹上去不再有抹子纹时,进行第三次压光,同时将第二次压光时留下的抹子纹压平,压实,达到交活程度。
4.5地坪养护
3.5.1地坪施工完成后1-3天,切缝之前,视情况对地坪进行撒水养护,地坪略微潮湿即可.
3.5.2切缝之后,喷洒养护剂或铺毛毡洒水养护一周以上,地坪务必保持湿润。
4.6切缝伸缩缝
4.6.1混凝土浇注两天后,即地坪施工完成1天后,开始伸缩缝的弹线切割。
4.6.2切割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3-5mm,深度一般为混凝土厚度的1/3-1/2。
4.6.3切割伸缩缝后分隔出的水泥混凝土区域块的长、宽尺寸不大于6m为宜,可以按柱距或设计图纸要求为准。
4.7伸缩缝打胶
4.7.1填缝前需将缝内小石子、渣土等用钩子钩清,再用工业吸尘器清除缝内粉尘,必要时可用水冲洗,待干燥后再根据设计要求填缝。
4.7.2填充时注意填充均匀、饱满,不得有空洞、断头等现象,边填充边修饰,使表面光滑、顺直、美观。同时,避免避免对伸缩缝边缘及以外的区域造成污染,一旦污染应及时清除,必要时可借助对耐磨地坪无腐蚀的化学溶剂。